释义 |
`1`行3`2`xíng (1) (会意。从彳,从亍。本义:走路,行走) (2) 同本义 [walk;go] 行,人之步趋也。――《说文》 行,往也。――《广雅》 中行独复。――《易·复》 我独南行。――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 行彼周行。――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 行李之往来。――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 天子以四海为家,故谓所居为行在所。――蔡邕《独断》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――《论语·述而》 此虽免乎行,犹有所待者也。――《庄子·逍遥游》 羊子尝行路。――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行数十里。――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 与偕行。――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(3) 又如:出行(到外地去);远行(出远方);行三坐五(前呼后拥,行坐都有人在旁伺候);行学(上学);行行(走动不停);行次(行走;走到) (4) 出游;出行;出动 [go on a tour] 坐席行衣,分为七覆,烟火鱼鸟,置作五衡。――唐·李商隐《谢何南公和诗启》 (5) 又如:行脚僧(行脚僧人,行脚头陀僧。云游四方的和尚);行踏(游逛);行幕(宿处的别称);行粮(兵士的口粮);行厨(随军厨师);行童(佛寺里的童仆) (6) [车船] 行驶 [sail;drive] 汤汤川流,中有行舟。――三国魏·曹丕《善哉行》 (7) 又如:行帆(航行中的船帆);行舟(航行中的船);行轮(行进的车轮。亦代称行进中的车子);行箱(指行进的车子) (8) 运行 [operate] 天行有常。――《荀子·天论》 日月之行。――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(9) 又如:行行(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);行律(运行的规律);行度(运行的度数);行疾(运行迅速);行健(运行壮健) (10) 言围棋下子 [play chess]。如:行门(围棋法,隔一路下子叫行门);行棋(下棋) (11) 流动,流通 [flow] 背夏首以窘逝兮,沂行川而永叹。――晋·陆云《九愍·修身》 (12) 又如:行川(流水);行光(水中闪烁的光影);行杯(流觞,流杯。古代风俗,每逢三月上旬巳日,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,置酒杯于水的上流,杯流行停于谁前,谁便取饮) (13) 流行;流传 [be current;be popular;be in vogue] 残贼公行。―― 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 迄今盛行。――蔡元培《图画》 (14) 又如:行病(传播疾病);行时道(走运);行贝(通行贝币);行术(通行的方法);行钞(发行纸币);行贿(流通财物) (15) 斟酒 [pour]。如:行酒(依次斟酒);行壶(谓依次斟酒);行斟(行酒);行酬(谓依次敬酒酬答);行觞(行爵。犹行酒。谓依次敬酒) (16) 做;从事某种活动 [do] 行劫缚者(干掳人抢东西的)。――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 自行搜觅。――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17) 又如:行所无事(泰然自若;行若无事);行不去(做不出);行意(动静;行动的意思) (18) 实施 [carry out] 行刑不疚。――《国语·晋语》 所行者忠信。――欧阳修《朋党论》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。――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 (19) 又如:行权(临时变通;权宜行事);行化(消化);行财(管理钱财的伙计);行究(查究;追究);行遣(处置,治罪);行不去(行不通);行吊(进行吊唁) (20) 使用;行使 [apply;use]。如:行缠(裹腿布);行仪(礼仪活动);行持(施行;使用);行利(利息);行唐(怠慢) (21) 巡视 [perambulate]。如:行驾(赴外巡行);行幸(皇帝出行);行山(巡视山岳);行川(巡视河川);行木(巡察树木);行屯(巡查驻军);行田(巡视农田) (22) 赏赐;给予 [reward]。如:行田(赋田,授田);行爵(赐爵);行糜(赐糜粥。谓行仁政);行恩(施与恩德) (23) 将,将要 [would]。如:行危(处在危险境地);行至(等到);行且(将要);行年(指将到的年龄);行休(谓生命将到尽头);行看(且看);行几(将近);行当(即将;将要) (24) 向下签发公文、命令 [sign]。如:行下(行文下达);行文书(行文。发布公文);行召(行文征召);行知(公文术语。行文通知;亦指通知事项的文书) (25) 离开 [leave] 为吾子之将行也。――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 (26) 递送 [transfer]。如:行歌(对歌;对唱);行炙(传送烤肉。亦泛指宴会时上菜);行庖(指所传送的食品);行茶(递送茶水;亦指旧时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);行菜(端送菜肴;亦指端送菜肴的人) |